第十三章 迎战完颜霆二
第十三章迎战完颜霆二
李忠等人凯旋而归,奉符城一片欢呼,崔天佑晚上又准备了庆功酒宴,但是本着节俭的要求,也是没有大摆筵席,大家也是非常理解。
这次战役红巾军歼灭金军超过五千人,俘虏三千多人,逃回东平府的金军不超过一千人。而且缴获了大批的兵器和红巾军急缺的铠甲,还有大量的粮食,但是,红巾军的伤亡也超过了三千人。
李忠在战斗结束之后带着众将领还是先去看望受伤的士兵,然后就是休整部队,进行总结。李忠也在等待着益都那面的消息,仆散安贞是位名将,所以杨安儿、李全恐怖不是他的对手。
程宽也是很早就派出探子前去打探,但是现在的交通不便利,所以战场上消息还没有送到李忠手中,而且李忠知道在没有确切消息之前,他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这些日子崔天佑也是来找了李忠多次,他和李忠制定的占领区管理政策在执行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虽然这些只是一些小问题,不影响整体政策的执行,但是依然让崔天佑烦恼不已。
大面积的耕地种完之后,剩下的就是照看耕地了,等待收割。崔天佑按照李忠方案将村落划分,本着就近原则,原有的村子一般不变,管辖的土地也是附近的土地,然后选出村长管理众人照看田地。
但是,这问题就出来了,现在的村落都是以家族为基础的。比如,张庄,王屯之类的,都是一个姓氏的家族人口占据全村人口的大部分。
选举的村长自然是家族的人,毕竟人家人多,这样村长出自自家,必然会在劳动中照顾自家的人,往往就会给比较累的农活安排给外人,自家的人干一些比较轻松的活。
有一些村屯不存在这种情况,这些村屯多数都是后建起来的,都是由流民或者红巾军的家属组成。但是,出现了消极偷懒的现象。这些人认为产量再多也不属于我,而且红巾军还保证他们吃饱,那就没有必要死命地干了。
李忠知道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后世的合作社也是如此。养活一百户搓搓有余的耕地,合作社开展来,全村都吃不饱,而且还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这其中虽然有交公粮太多的问题,但是劳动效率低,生产不负责,导致粮食出产下降才是根本原因。
李忠、崔天佑还有李思温等人又商量了一些解决办法,根据崔天佑的统计,让一户百姓吃饱的话,需要他们产量的三到四成左右,这是第二年的种子由红巾军出的情况下。
于是李忠决定还是对各村的土地进行分配,按照人口平均分配,每人都有自己的耕地,男人、女人都有,只是面积不同而已。
这块耕地的产粮除去缴税之外全部归农户自己。但是,李忠的这个税比较高,大概占据了产粮的一半左右。这是指一般的年景,受灾的年头会减税,李忠现在是在打仗,知道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食才行,等到以后天下太平了再给农民减税。
李忠的这个政策不是把土地分给百姓了,土地依然是红巾军所有。在春耕时,耕地还是由红巾军提供种子,各村组织人员还是一起使用耕牛等生产工具耕种。
李忠这么做也是得到验证的,集中少量的生产工具一起使用,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如果让农户自己去种自己的,那效率就太低了,再说现在也没有那么多的耕牛保证每位农户的耕种。
这样一来,农户知道种下越多的土地就会分到更多的土地,这样就可以产更多的粮食,自己的余粮就会更多。
同时,李忠规定了在耕种完之后的土地分配上采用良田杂田搭配的方式,良田集中到一起分配完,然后将杂田再分配,这样就保证了公平。
李忠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现在的生产工具不足,而且生产效率低,一个农户春耕时节自己种的话,也就能种三十亩的土地而已,如果集中使用生产工具,这样耕种下来,可以保证每户分到近五十亩的土地。
李忠的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促进每个村子对土地的开垦,李忠来到了这个时代之后发现还是有大面积的土地没有被开垦,按照前世那种出了城市都是耕地的样子还是相差太远。
李忠知道过度的开坑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李忠心中也清楚,现在再怎么开垦都不会出现后世的样子,因为李忠的泰安州治下只有不到五万户的百姓,十几万人而已,这在后世的山东可能只是一个镇而已。
这个方案一出,果然效果就体现出来了,百姓欢喜不已,更因为马上就要收粮食了,现在的山都是种两季粮食,一季是稻米,一季是青菜豆子。
政策一出,好多的村长也不再只想着怎么照看自己家人了,开始带人出来在村子附近开始规划起慌地来,决定再多开垦一些土地,修一些水坝,明年好让大家每人多分一些土地,到时可以多交一些公粮,不然在那个崔老爷面前也不好说话啊。
崔天佑也是一个能吏,对百姓的管理已经到了苛刻地地步。如果哪个村子路边有烂菜叶都要被处罚,吃不了的青菜,规定必须晒干或者腌制成咸菜储藏起来。
而且红巾军治下禁止宰杀任何耕牛,即使是重病或者是年老的即将死掉的耕牛,也要经红巾军批准才可以宰杀。
这个时代的百姓对耕牛有着特殊的感情,基本不会去杀耕牛,而且规定马匹、驴子都不可以杀,这些也是可以耕地拉车的。
崔天佑鼓励百姓饲养家禽,但是禁止使用粮食喂养家禽,同时规定人畜的粪便不许随便扔,每个村子都要集中起来,当做肥料用在耕地上。
禁止百姓自己酿酒,禁止在泰安州登记在册的商人在州内收购粮食,农户多余的粮食由红巾军统一收购。
商人现在只能卖一些百姓日常生活的用品,而且崔天佑指定了几个地点进行买卖,并且规定了每旬中的指定一天,附近的村民才可以来到这里出售或者买一些物品。
李忠看了崔天佑的各种法令之后,也是有些暗暗佩服,他知道崔天佑这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红巾军更大的支持。百姓必须在现在的土地上安安稳稳地生产粮食,农闲时训练,完成各种差役,不许随便走动,尽一切保证红巾军的粮食供应。
李忠忙完崔天佑的事情之后,就回到了红巾军中,这时关于仆散安贞进攻杨安儿的情报也回来了,但是非常简单,就是仆散安贞进攻犀利,义军节节败退,已经退到了莱州附近。
李忠将众将领集中起来,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诸位的总结我都看过了,总结的也很好,而且对敌人的认识也很到位,部队的休整工作也做的不错,新兵的训练也很好。但是大家的认识还是有些不足,尤其是不久之后我们就要遇上仆散安贞的精锐金兵,下面我再说一说我的总结,还有对骑兵的理解。”
李忠的话让众人来了精神,大家知道李忠的见识不凡,而且也知道以后战斗中会经常对上骑兵,所以一听到李忠说道骑兵就来了劲了。
“完颜霆的失败主要原因就是轻敌,不把对手当回事,结果惨败。如果你是完颜霆会怎么打?”李忠看着众人问道。
然后又说道:“我是完颜霆,那就会把三千精骑分成每队千人的三个队。然后出击,在我们阵前来回穿插,凭借着骑兵的速度优势,只是朝我们军阵放箭,不冲锋,这样来回在我们的阵前转上几回,那在座的诸位想一想那样会是什么情况。”
李忠的话说完之后,众人的心情都紧张了起来,如果完颜霆真是这然在红巾军阵前来回放箭,而且骑兵速度有优势,红巾军也不能对他们怎么样。
即使是用弓箭手反击也不会起到太大的效果,毕竟人家是骑兵,速度快、而且你怎么知道他向哪一个方阵放箭,就那么几个弓箭手也救不过来,这样下来的话,几个来回红巾军的前军就会出现较大的伤亡和混乱,红巾军以步兵为主,去打追不上骑兵,而且一出去,阵型就乱了,到时人家再冲过来你就完了。
“大家知道完颜霆如果真那么做了,那我们要是想战胜他就不会那么轻松了,而且这种战术是蒙古鞑子非常爱用的战术,将骑兵分队,不听地袭扰你的军阵,然后看见你的军阵松动后再发起冲锋,取得胜利。”李忠的话再次让众人皱起了眉头,这种作战方法该怎么应对,一时众将领想不出好办法。
“下面我再和大家讲一讲蒙古军队骑兵的主要战术,大家要认真听,应对的战术不是在一朝一夕想出来的。”李忠的话让众人回过神来,李忠凭借着自己的金手指,当然对蒙古人的战术有着非常详细的了解,然后说给众人,也好人大家将来对上蒙古鞑子时有个心理准备。
李忠继续说道:“我就把我知道的鞑子战术说一说,当他们面对我们这种防御严密的阵型时,一般都会将骑兵分队,然后不停地在阵前袭扰,等到对方的阵型开始出现松散时再用骑兵冲击,这是针对步兵为主的对手是使用的。如果对手有骑兵,那么鞑子一般都会避免与敌人直接短兵相接,始终和对手的骑兵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凭借着弓箭的优势不停地射杀对手,直到把对手远远地调离战场,然后在暗中派兵迂回到对手的后面、侧面发起攻击,让对手猝不及防,趁此对手队形乱时再进行短兵相接,或者在一处设伏,然后将对手引到自己的伏击圈中去,在突然杀出,将对手消灭。总结鞑子的野战可以得出一个规律就是不与强敌正面交手,在运动中逐渐消耗对手,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发起致命的一击。鞑子的攻城战就相对简单了,就是驱赶我中华百姓当挡箭牌,消耗守军的守城力量,然后再发起进攻。”
李忠认真地说道,最后说道鞑子攻城战时虽然很平淡,但是却充满了杀意,众将领也是心中恨意顿生,他们自然是知道鞑子的攻城手段,而且红巾军是打着“驱除鞑虏,光复中华”的口号的,而且这个思想已经深入到了红巾军每一个人的心中,所以众将领心中自然是恨不得马上能找鞑子开战,但是李忠刚才对鞑子战术的讲解还是让他们心中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对手。
李忠随后又视察了工匠营和医官营,这两个营现在已经从战斗序列中脱离了出来,现在由李思温管理,这两个营现在主要是以教学为主了,工匠营主要培养的是铁匠和木匠和泥瓦匠,医官营主要是培养战场上救助的军医,现在这两个营已经有一千人的规模了,这让李忠很是高兴,红巾军的发展已经走上的正轨,只要有充足的资源就可以迅速地壮大起来。
(https://www.diandingorg.cc/lyd228909/156187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diandingor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andingor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