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京城第一妒 > 13.第十二章 逼婚

13.第十二章 逼婚


  忠勇侯见婆子们将平安抬了下去,赶紧将皇帝和太子迎进大堂,又令仆人奉上茶水。

  皇帝端起茶盏喝了口茶,道:“这茶不错,清冽香醇,入齿留香,好茶!”

  忠勇侯拱手行了个礼,道:“这茶产自南疆,前些日子一个朋友送来的,陛下如果喜欢……”

  “不必了,既是友人所赠,朕又怎好夺人所爱呢。”皇帝摆手,“朕闻府上千金温柔敦厚,杨爱卿今日何故下此重手?”

  忠勇侯眼眶发红,叹道:“微臣教导无方,累的陛下忧心,请陛下恕罪。”

  “此乃杨爱卿家事,爱卿既不肯多说,那朕便不问了。”皇帝见忠勇侯不肯多说,心下也不在意,“只是爱卿下手须得有个度,莫要真的将人伤了。”

  忠勇侯老脸一红,只得跪地道:“臣叩谢圣恩!”

  “不知今日陛下驾临,所为何事?”

  “齐王叔病重,朕携太子前去探视,路过侯府,顺道过来看看爱卿。”皇帝面色凝重,声音有些低哑。

  齐老王爷是先皇的亲兄弟,与先皇关系甚笃,因此很受皇帝敬重。

  忠勇侯大吃一惊,急忙起身道:“微臣斗胆,不知齐老王爷……”

  皇帝摇头,叹了口气,道:“怕是要不好了。”

  忠勇侯闻言心下发酸,齐老王爷戎马一生,战功彪炳,前几日只是说他旧疾复发,未曾想不过数日竟已严重至厮!复又想到若是日后自己也去了,安安可怎么办呢?

  思及至此,杨勇终于下定了决心,不管今日皇上的目的是什么,他都要将平安的事情摆在台面上。

  皇帝见忠勇侯面色不好,道这老匹夫定然是物伤其类,心下高兴,故意问道:“爱卿何故忧心忡忡?”

  “启禀皇上,臣听闻齐老王爷大渐弥留,还经常担忧远嫁康国的泰宁郡主,怕她在夫家受人欺凌。臣思及至此,未尝不叹息臣之孙女平安。”忠勇侯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道,“平安幼年失怙,旁无兄弟,仅余臣一人可以依靠,无奈臣虽窃爱怜之,但已年老体衰,恐不能顾她周全,故悲从中来。”

  皇帝心下不耐烦,嘴上却道:“爱卿快快起身,朕瞧着爱卿身体健壮,实不必如此忧心。”

  忠勇侯不肯起身,伏地痛哭。

  皇帝见劝不起人来,只得无奈道:“那爱卿意欲何为啊?”

  忠勇侯就等着这句呢,当即就道:“陛下,请容臣细禀。”

  皇帝暗骂一声老匹夫,堂堂侯爷,一把年纪,说哭就哭,脸皮之厚世所未见!话虽如此,心下却还是有些打鼓,生怕这老匹夫提出什么无礼要求来。

  忠勇侯厚着脸皮,道:“臣之孙女平安,秀丽端庄,娴静温雅,愿以为太子妃。”

  皇帝:“……”

  太子:“……”

  皇帝面色不虞,十分气愤,登基二十五载,从未见过如杨勇匹夫这般厚颜无耻之人!还想将孙女嫁给太子?想的美!

  卓思源闻言手一抖,险些将手里的茶盏掉落下来,倏而又想起那日在御花园,自己问平安是不是侯府的掌上明珠,平安面色淡然,落落大方道了一句臣女正是。

  卓思源在心中轻笑,观这忠勇侯的样子,爷孙两个真是如出一辙。不但做爷爷的爱闭眼吹嘘自己的孙女,这当孙女的夸赞起自己也是丝毫不怯。

  皇帝见状,狠狠瞪了卓思源一眼,干咳两声道:“爱卿若是身体不适,可于府中休息几日。”言下之意便是让这老匹夫休要无理取闹,搞的大家下不来台。

  忠勇侯拒绝接皇帝扔过来的梯子,拼着老脸道:“臣谢陛下挂怀,只是殿下刚至弱冠,平安年方二九,堪为良配,恳请陛下答允!”

  皇帝脸色越发难看,沉声道:“爱卿莫不是糊涂了?”

  忠勇侯叩头:“臣无比清醒,请陛下答允!”

  皇帝拍案而起,怒道:“杨勇!你敢!”

  忠勇侯一意孤行,磕头道:“请陛下答允!”

  皇帝面色铁青,心道这给脸不要脸的老东西,仗着自己兵权在握,竟敢如此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匹夫安敢欺朕至此!

  “父皇息怒!”卓思源又转向忠勇侯,“侯爷这手未免伸的太长了些!”

  “臣一门谨遵祖训,世代忠君报国!宣帝三年,贼寇进犯,臣之小妹年方二八,幼弟刚及弱冠,景平关一役,皆乱箭穿心,双双战死沙场!臣有独子,年二十四,战死化城,马革裹尸还!”忠勇侯哭道,“如今臣只余这么一个孙女,竟还受太子所累,为世人耻笑!太子……”

  忠勇侯话未说完,皇帝已是怒不可遏,只听啪的一声,茶盏砸在了地上。

  “放肆!匹夫安敢如此威胁于朕!”皇帝怒道,“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吗?”

  自□□皇帝开朝至今,乾国总有战事,杨家诸将战功赫赫,在军中甚有威严,轻易动不得,天长日久便成了天家心病。

  如今这杨勇的行为比杨家历代家主更甚!不仅拥兵自重,更是藐视天威!当着他这个一国之君的面肆无忌惮的说这些话,明晃晃威胁他,丝毫不将他这个天子放在眼里,其心可诛!

  卓思源脸色也是很不好看,这杨勇太过放肆,丝毫不将帝王放在眼里!可现下卓思源却顾不得他,只急忙冲着皇帝行礼,请皇帝息怒,保重龙体!

  忠勇侯目的达成,道了声陛下息怒后也不再言语。他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够了,早料到皇帝不会答允,今天这一出不过是让皇帝有个心理准备,明日早朝才不会过于失态。

  相信经此逼婚一事,皇帝恐要寝食难安,到时再将手中筹码拿出,不怕皇帝不答应。

  平安先是受太子所累,后又为太子以身冒险,对着太子是实打实的上了心。自己已经老了,顾不了她几年,太子品行不错,可以将平安托付给他。

  思及此,忠勇侯不免心有怨恨,他怨恨天家无情,也恨先祖定下的家规、因为这家规,他的亲人一个一个死在他的眼前。可即便再怨恨,他也不能不遵守!他不能因怨恨而累得先祖为他蒙羞!

  如今侯府一门只剩他和平安两人,为了平安能够幸福,他会不惜一切代价仰!

  半响之后,皇帝才冷声道:“先起来坐下,大丈夫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此事容后再议。”

  忠勇侯见好就收,起身落座。

  皇帝沉着脸,道:“朕今日前来,是有事询问。”

  “陛下请讲。”

  “南疆王疾大渐,病日臻,恐不久人世,其世子年幼,朝政为外戚把控,南疆使臣求到了朕的面前,朕欲出兵相助,卿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

  皇帝又问:“卿以为何人可为帅?”

  忠勇侯略微思忖,答:“可以威远将军高荣为帅。”

  皇帝又道:“昭勇将军可为帅否?”

  忠勇侯摇头,“南疆水土温暑,山高林密,又多瘴气,昭勇将军恐不能适应。”

  皇帝颔首,又道:“昔年梁国灭亡之时,梁国太子及公主皆不知所踪,就连国库也空空如也。这些年一直有传言,说梁国的金银钱帛早在梁国国破之前便被梁国皇帝秘密运出,寻了地方藏起来,为的就是将来帮助梁国复国。”

  忠勇侯附和道:“臣也略有耳闻。”

  皇帝向卓思源使了个眼色,道“前些日子,朕得到消息,说是有梁国余孽现身,朕遂遣太子出城查探。”

  卓思源会意,道:“日前孤出城,行至杞县,抓获梁国余孽两名,据其交代,梁国宝藏的秘密就藏在当年的逃出的太子和公主身上,再详细的却是没有了,他们也在寻找。”

  “当年大军破城而入,梁国帝后双双自杀,有梁国宫人告诉臣,梁国皇后临死之前,大宫女荼蘼和侍卫卫九就已经不见踪影了。”忠勇侯思索片刻,语带犹疑,“而且荼蘼和卫九消失之后,小公主也随之消失了。梁国太子传言是在大军兵临城下之前就已消失不见的。”

  皇帝道:“梁国太子失踪之事可有人知晓?”

  忠勇侯摇头,道:“都不清楚,仿佛凭空消失一般。”

  卓思源接话道:“如此,我们须得先找到荼蘼和卫九方可继续行事。”

  “昔年臣曾根据当时的宫人所描述得情况将两人的面相画出,复又遣人四处搜寻,皆无所获。”忠勇侯眉头深锁,这件事是压在他身上的一道枷锁。

  皇帝面色肃然,道:“梁国自开国至灭国历经两百二十载,梁地富庶,国库所藏必定丰盛,需赶在康国之前找到梁国秘宝。”

  “此事不可走漏半点风声,杨卿家参与当年灭梁之事,又曾奉命追查多年,须配合太子,全力追查此事。”

  忠勇侯颔首道:“微臣遵命,明日微臣便将卷宗整理出来,奏报太子殿下。”

  君臣商谈了一会,皇帝便和太子殿下一同离开。临走前太子将随身携带的金疮药送给了给忠勇侯,说是治伤效果甚好,半分疤痕也不会留下。

  见皇帝等人离开,忠勇侯招来侍卫,从抽屉了拿出七八封信,要侍卫立刻送往各勋贵将军府上。

  次日早朝,敬国公率先出班,道:“陛下,臣有事启奏奏。”

  皇帝大手一挥,准奏。

  敬国公道:“太子已及弱冠,然东宫空虚,忠勇侯府上千金年方二八,秀丽端庄,温和敦厚,可为太子妃。”

  宁国公出班,道:“臣附议,忠勇侯世代忠烈,侯府千金品行出众,可为太子妃。”

  护国将军出班,道:“臣附议。”

  紧接着,又有四五位武将出列,齐声道臣附议。

  有言官出班,奏报:“忠勇侯府千金品行有待商榷,以为太子妃恐怕不妥,请陛下三思。”声音刚出,就被众午将顶了回去。

  皇帝怒急,却不好当堂发作,只在心中骂道好你个老匹夫,原来昨日之事不过是开胃小菜,今日才是大头!

  好啊!好啊!这就是朕的肱骨之臣!这就是朕的国之栋梁!

  为了一己之私,竟连同众武将当庭向朕施压!辱朕至此!

  文臣武将吵吵嚷嚷一个早上,皇帝最终驳回了武将的请求,只道此事事关国祚,需从长计议。

  此后连续三日早朝,皆有武将当朝上奏,请以侯府千金平安为太子妃。

  此话一出,定然要招致文臣反对,不需片刻便又吵作一团,然而皇帝却是一语不发,任由文臣武将吵够了,便宣布退朝。


  (https://www.diandingorg.cc/lyd88243/530545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diandingor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andingor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