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出征
大业九年,蛮夷再犯江城,
消息传到京都时,上至朝野,下至百姓,都炸开了锅。
武将们一撩战袍,请奏出征。
文臣们奋笔疾书,上书以和为贵。
天家不是还有一个三公主吗?嫁过去不就完了?
至于再开事端,生灵涂炭吗?
文臣武将就战事分成了两派,是战是和吵了几天,依旧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世家子弟们,有些依旧飞鹰走马,纸醉金迷,乐得逍遥。
有些摩拳擦掌,搭弓练箭,恨不得立即就奔赴战场。
太上皇被闹的脑仁疼,过几天再上朝时,白头发又多了一片。
朝堂上,站和两派仍在争论不休,武将们到底少读了几本书,被文臣们的“穷兵黩武”压得说不上话,太上皇听得烦不胜烦,扔下了一句“搁置再议”,便一甩袖子下了朝。
下朝之后,却召了彼时正在休婚假的水汷过来。
水汷自然知道太上皇找他有何事,浑身上下收拾的清清爽爽,一身干净利落的束腰藩王蟒袍,头发梳成高高的马尾,骑着大婚时太上皇赐的汗血宝马,马鞭一挥,便进了宫。
太上皇见他这番装束,便不再跟他绕圈子,开门见山道:“你意下如何?”
水汷单膝跪地,朗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愿为陛下死!”
正午的阳光从大开着的门照了进来,照在水汷的蟒袍上,五爪蟠龙闹江海,太上皇眯着眼瞧去,平日里他一向喜欢看重的水汷,不知怎地,今日碍眼的很。
周太监将水汷扶起,殿里的宫女立刻奉上他最喜欢的华顶云雾。
水汷低头轻嗅,茶香扑鼻,饮上一口,清香直入肺腑。
水汷谢过太上皇的茶。
太上皇摆摆手,道:“此次出征,你准备带哪些人?”
太上皇到底是太上皇,高出了金銮殿里那帮臣子无数个段位,知江城战事不是送个公主和亲便能解决的事情。
水汷道:“江城战事水战居多,京中武将多擅长攻城略地,只怕难以给我助力。”
太上皇眼中精光一闪而过,却又听水汷说道:“但我到底年轻,还望陛下派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多少在战术上为我指点一二。”
太上皇道:“你回府现行准备出征之事,具体派哪些人助你,容孤再想一下。”
“你的家眷...”太上皇慢悠悠地喝着茶,漫不经心道。
水汷笑道:“自然留在京城。江城现在兵荒马乱的,跟我回去不安全,还是留在京城,有着陛下照拂,我方无后顾之忧。”
太上皇点了点头,笑容终于到达了眼睛。
水汷应诺而去。
出了大明宫,翻身上马,回头眺望那高高的红色宫墙,象征着皇权的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烁烁生辉,水汷收回目光,纵马而回。
次日早朝,太上皇下了圣旨,南安王水汷,择日回江城领兵,抗击蛮夷,又点了神武将军冯唐,着他一同前往,又有许多世家子弟,也在其中。
水汷看着名单,上面有着上一世陪他一同战死的卫若兰。
对着镜子,水汷瞧了瞧宽肩窄腰的自己,晃了晃脖子,镜中的人虽然没有好看到惊为天人的地步,但水汷觉得,他还是挺喜欢这个身子的,再想想上一世被乱刀分尸的身体,成功地打了个冷战。
圣旨自然是要好好的供起来。
水汷毕恭毕敬地放好,回到松涛苑,一家老小来了个齐全。
南安太妃高坐在堂上,拿着帕子抹着泪,道:“你...”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便哭的不成样子,宝钗探春水雯都连忙去劝。
水汷撩起衣摆,恭恭敬敬地给南安太妃磕了个头,道:“母亲切莫忧心,儿子此去,一为保家卫国,二为报父亲爷爷当年惨死之仇,国仇家恨,儿子非去不可。”
南安太妃走下来,将他扶起,眼里盛满了泪,断断续续道:“我这一生,命实在太苦,早年丧父,中年丧夫,你...你...”
水汷道:“母亲放心,安心在王府等待儿子凯旋便是。”
南安太妃哭了一场,看看水汷,又看看宝钗,忍着泪,挥手让他们下去。
水汷牵着宝钗的手,回到自己的院子。
屋内宝钗早已让丫鬟们收拾好了衣物,整整齐齐叠在一起,放在桌上,又有许多伤药进补丸子,也放在一旁。
水汷抚着宝钗的脸,道:“辛苦你了。”
宝钗摇了摇头,道:“王爷早日回来。”
金钗步摇落地,发出一声脆响,宝钗长长的头发被放了下来,晃动着如同一匹上好的绸缎。
水汷取来剪子,剪下宝钗一缕头发,又从自己头上也剪下一缕,用红线系在一起。
看宝钗腰间佩戴的香囊,随手解了,把头发放在里面,道:“给我留个念想。”
环视屋里摆设,又问宝钗:“你有绣好的帕子吗?也给我一个。”
宝钗低头不语。
莺儿听到声音,叩门而入,手里捧着一只匣子,递到水汷面前,笑道:“王爷,这些都是我家姑娘之前绣好的,您瞧着哪个喜欢,便带走哪个吧。”
“哦?”水汷轻笑,打开匣子,瞧着里面的帕子香囊,惊讶道:“你的女红竟然这般好?”
水汷把帕子全搂在怀里,道:“我全带走。”
宝钗面上一红,道:“像什么样子?”
把帕子从水汷手里拿回来,递给莺儿,道:“你给王爷收拾好,仍放在包袱里。”
莺儿笑眯眯地去办了,整理好之后,又退了出去,临走之时,仍不忘把门关上。
水汷满心都是欢喜,亮晶晶的眸子瞧着宝钗,道:“你什么时候绣的?我怎么不知道?”
一时情动,抱着她在屋里旋转。
红烛高燃,又是一度春宵。
冯府上,冯唐领着儿子冯紫英祭了祖先,晚间吃饭时,周太监送来一盒宫中的点心。
周太监笑眯眯地将盒子交到冯唐的手里,道:“冯将军,老奴祝您此去江城一路大捷,早日平叛蛮夷。”
冯唐躬身谢过周太监。
周太监拉着冯唐的手,又道:“将军,太上皇对您可是器重的很呢。”
去了势的男人说话到底不如正常男子一般,尖尖细细的声音,又在“器重”二字里面加重了口气,冯唐态度更加恭谨,对着大明宫遥遥一拜,道:“臣绝不负陛下重托。”
周太监拍了拍冯唐的手,眼睛往盒子上一瞄,皮笑肉不笑道:“但愿如此。”
送走了周太监,冯紫英走上前来,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叠做工精巧的点心,笑道:“陛下对父亲真好。”
冯唐盖上盒子,道:“天恩浩荡。”
冯唐回到卧室,遣退众人,拿惯了兵刃的大手捏起点心,在上面留了一个深深的指印。
到底是御膳房的手艺,喂到嘴里,点心入口即化。
冯唐一口气将点心吃完,再拿起一只,轻轻一掰,里面却无夹层甜点,只有一个小纸条团在里面。
抽出来,就着微弱烛光一观,朱金御批,一个死字。
冯唐取下灯罩,纸条遇火而燃,转眼消散成灰。
不再年轻的将军面孔上,一行浊泪无声而落。
南安王府,左立站在枝头,院子中,水雯换上了□□,箭无虚发,直中红心。
左立翩然而落,一声弓响,水雯松箭。
左立侧身躲过,余光瞥到利箭钉在树上,入木三分。
左立道:“你不是我的对手。”
水雯收了弓箭,道:“现在不是,不代表以后不是,说吧,你鬼鬼祟祟想做什么?”
天还未亮,水汷早已醒来,手指轻轻抚摸着宝钗好看的眉眼,终于开始有些明白“温柔乡便是英雄冢”。
不再迟疑,轻手轻脚穿衣起来,把装有宝钗秀发的香囊塞到怀里,放在贴近心脏的位置。
回头看那沉睡的美人,眼神无限眷恋,俯身在她额上轻轻印上一个吻。
一吻而终,转身大步离去。
待脚步声越来越远,宝钗睁开了眼睛。
暖烘烘的被窝里,还留有水汷的温度。
翻身起来,床头放着的是南安王的令牌。
这便是让无数人争了个头破血流的王权,手指触摸上令牌上的海浪祥云,冰冷而又硌手。
宝钗不喜欢。
再一旁,放着的是万分紧急情况方能放的烟花,精精巧巧的,握在手中,几乎感觉不到一点分量。
宝钗又放了下来。
五千府兵,三千枭骑,尽归她所有。
水汷真的这般信任她?
脑海里却又想起昨夜水汷的嘱托:若京城出了乱子,你与母亲小雯随枭骑回江城,其余之人,一概不问。
那水晏呢?
水汷一怔,却道:“你不用管他。”
被窝里明明是暖烘烘的,宝钗却觉得如坠冰窟,通体冰凉。
(https://www.diandingorg.cc/lyd88192/454185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diandingor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andingor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