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奋斗在南宋末年 > 第六十四章 张涛归来

第六十四章 张涛归来


  海州战事结束两个多月之后,出去将近半年的张涛终于回来了,张涛在年初带着上百艘海船出发,离开陈家岛前往印度洋,一转眼过去了五个月,张涛回来了,只是以赛亚柏林没有回来,陈希也没有回来。

  张涛率领上百艘海船一路航行到琉球,然后休整补给,之后进入南洋,一路来到了马六甲海峡,张涛在这里就和陈希和以赛亚柏林就分开了,四十艘战船张涛留下二十艘,其中火炮战船五艘,剩下的交由陈希率领,带着商船还有以赛亚柏林继续航行,然后进入印度洋,进行海上贸易。

  在张涛进入马六甲海峡之前,他们的船队又增加了二十多艘海船,这些海船都是张涛劫掠过来的,或者交了保护费之后一同跟着红巾军的海军航行的。

  张涛知道劫掠的那点陶瓷和丝绸根本解决不了红巾军的什么问题,索性就要求这些商船交保护费之后,一同航行。

  张涛知道将来红巾军是要在印度洋做生意的,所以多结识一些常在南洋来往的商船对将来红巾军的生意有好处。

  张涛在马六甲海峡和陈希还有以赛亚柏林分开了,然后开始在南洋装扮起海盗了。

  张涛首先是歼灭了一些小的海盗窝点,然后将这些据点当做他的补给基地。张涛没有像一般的海盗那样,攻下对方的窝点之后,立刻将对方全部杀光,然后将他们的妻女占为己有。

  张涛剿灭的这些小海盗都是沿海一带的渔民,他们不堪忍受官员的剥削而逃往海岛做起了海盗。

  这些海盗都是三五艘船,一二百人,其中还包括家眷,对付起来非常容易,张涛遇见的这些小股海盗一般只是象征性地反抗一下之后就向投降红巾军了,而且张涛善待他们和他们的家眷,就让他们诚心归附了。

  一来二去,三个月下来,张涛陆续收服了小股海盗上百支,得大小海船八百多艘,这些海船大部分都不能进行远海航行。

  张涛陆续整合了这些投降的海盗,然后开始启程会山东,张涛知道这些海盗都没有接受过训练,所以打起仗来根本不行,而且张涛收服的这些人表面上称作海盗,但是很多人从来没有干过海盗的买卖,都是以捕鱼为生,所以根本不能打仗。

  大小上百支海盗,再加上他们的家眷,共计三万多人,张涛将这些人粗略地整编了一下,然后开始返航,张涛现在手中的粮食没有多少,所以这么多的人必须有一个地方安置,尤其是这里面的女人和小孩。

  张涛没有和那些大的海盗势力碰面,那些活动在南洋的大海盗们,较小的手中都有上百艘海船,人马上千,张涛虽然不惧怕他们,但是招降这些大海盗是不可能的,攻打的话还要付出较大的伤亡,所以得不偿失,还不如多招降一些小海盗或者收留一些逃难的渔民,将这些人带到山东去,可以扩大海军的实力。

  张涛将这些人尽量都集中在大型船支上,这样可以进行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将那些小一些的船只连在一起。于是,浩浩荡荡的大小八百只船只的队伍开始朝山东航行而去。

  一路上经历了重重考验,最终张涛将这三万人的队伍全部安全地带到了海州。

  当船队驶进海州时,船上的人热泪盈眶,他们都是一些普通百姓,没有什么追求,只希望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是在南宋连这样的日子都过不了。

  南宋民间差役繁多,而且全部都是百姓自己承担,官府不给任何补贴,战时百姓需要运粮,参军打仗。太平时日时,运送货物,看管仓库,修建官府等等差役众多。尤其是沿海渔民更是困苦,经常要下海采珍珠,供给皇室享用。虽然自从王安石变法之后,百姓的差役可以免除,但是需要缴纳钱粮来顶替,可是平民百姓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粮来顶替,所以依然要被逼服差役,今天送一个生辰纲,明天上山开采花岗岩,最后很多百姓都家破人亡。就拿运送货物来说,百姓负责运送到目的地,但是官府一分钱不给,而且吃住都是百姓自己承担,到了目的地之后,当地的官吏也会百般刁难,故意说物品有损坏据守,百姓们为了早日完成差役,担心过了期限被罚,都会事先准备好钱财打通这些官老爷,这样一来让本就贫困的生活更加穷苦了,但是这样也比误了期限炒家为奴或者发配边疆要好。

  南宋民间百姓生活疾苦,但是士族和官员的生活非常优越,宋朝将精锐的军队集结到京师,称为禁军。在北宋初年,禁军确实是宋朝最精锐的部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禁军逐渐变成了国家的累赘,直到徽宗时期,禁军数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万,而且这些禁军中都是一些达官贵人的子弟居多,这些贵族子弟平日训练不行,打仗更是不行。《水浒传》中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官职中的八十万一点都不夸张。

  这些老爷兵们每到发放饷银的时候,都会叫来家奴过来搬运粮食,可想而知,这样的军队有多少都是摆设,女真人的铁骑一来,就是国破家亡,徽钦二帝被掠到苦寒的东北。

  宋朝官场臃肿不堪,很多人都是白拿钱粮不做事,掌握大量土地的士族和皇室不用纳税,于是沉重的负担就压在了百姓肩上,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自耕农开始破产,成为地主的佃户,国家收上的钱越来越少,于是为了满足皇室和士大夫的奢靡享乐,开始增加赋税,后世都会将这里美其名曰缓解财政紧缺。

  这些和张涛一起来到山东的百姓都是破产的贫民,他们投降张涛也只是为了能够有一口饭吃,当张涛摆明身份后,要将他们带到山东时,这些百姓没有任何反应,他们知道张涛那里有粮食吃,张涛走到那里他们就跟到那里。

  张涛看着这些百姓心酸不已,当年他也和这些人一样,无路可走逃进了梁山泊当起了水贼,后来投奔了红巾军之后才有了今天,张涛心中也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百姓带到山东,让他们过上好生活。

  三万多人来到海州,当地的官吏开始忙碌起来,但是红巾军治下个官吏办事效率非常高,不到一个月就全部安置完了,这些人中渔民占居大部分,于是海州的官吏就将这些渔民安置在了沿海一带,让他们继续干老本行,其他的百姓则全部安置到内陆种田为生。

  程福在这些人中招募了三千水兵,主要是从渔民中招募的,当兵待遇好,给的钱粮多,所以百姓们争相报名,最后经过新兵教官严格的挑选和测试,挑选出了三千人。

  这三千人未来会被当做战斗水兵来训练,然后装备到海军中。

  张涛回来后就听说了海州战事的事情,尤其是得知红巾军海军大获全胜,张涛听完之后满心羡慕,他朝思暮想能够参加一场几百艘大海船混战在一起的海战。

  张涛听着手下的绘声绘色地讲述,激动的同时感到更加的遗憾。当天就以向李忠回报工作为由,离开了海州奔向了益都,张涛要去请战,他想打仗,尤其是得知南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

  张涛知道这是一个机会,红巾军海军可以趁南宋水师元气大伤的时候在临安和嘉兴一带好好闹腾一下。

  这是张涛理智的想法,没有任何自己的因素在里面。

  张涛到了益都府之后,立刻去见了李忠。

  “统领,我看现在南宋江浙一带水师遭受重创,现在是我们海军趁机在那里闹腾一下的好时机。”张涛进了李忠的书房先是敬了一个礼,然后急切地说道。

  李忠看着面前黑瘦了很多的汉子,心中略微有些心痛,然后说道:“一路上很辛苦吧?”

  张涛根本没有将李忠的问候放在心中,然后说道:“统领,快下命令吧,弟兄们都等急了。”

  “是张将军等急了吧?”坐在椅子上的刘全笑着说道。

  张涛这时才回过神来。表情有些尴尬,知道是自己太心急了,手下的弟兄都立了大功,他这个当大哥怎么能不急。

  李忠微笑着说道:“看见手下的小弟都立功了,着急了,这次你也立了大功啊?不是带回来三万多人和八百多艘船只吗?一样是大功一件。”

  张涛立刻说道:“那是什么大功啊,都是一些走投无路的百姓而已,还没打就投降了。”

  张涛自然是不会讲这见事情当做功劳来看,他一直认为战场杀敌才是真正的立功。

  李忠说道:“那你想过没有怎么在江浙一带闹腾一下。”

  张涛略微犹豫了一下说道:“来益都的路上我也一直在想这个,但是真没有什么好想法,南宋江海一带的水师遭受重创,那么一定会调两广或者福建的水师来临安杭州,拱卫国都。我们也只能在淮南或者嘉兴一带骚扰他们一下。”

  张涛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计划,毕竟南宋国力在那摆着呢,五百艘海船和三万水兵的损失一两年就可以补充起来。


  (https://www.diandingorg.cc/lyd228909/156192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diandingor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andingor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