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奋斗在南宋末年 > 第四十一章 益都医学院

第四十一章 益都医学院


  第四十一章益都医学院

  金兴定四年底,中国北方已经开始变冷,红巾军治下的粮食又是大丰收。李忠再一次感谢了一遍上天对他的眷顾。

  自耕农的积极性被彻底提升到了极点,已经安定了六年多的山东,此时一片丰收的景象,百姓们打心底祈祷着红巾军要多大胜仗,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们现在的土地。

  于是,在红巾军要出征需要百姓服差役时,征集的州县百姓积极踊跃,都是攒足了力气上战场。

  李忠这几天一直都在红巾军士官学院讲学,而且用更多的时间去陪童子营的遗孤们,让这些遗孤孩子们都是心里暖呼呼的。

  由于李忠经常来童子营中给他们讲课,然后一起训练,吃饭,所以这些遗孤们都已经将李忠看做了他们的父亲一般,甚至年龄小的孩子天天跟在李忠身后叫李忠父亲,李忠也非常喜欢他们这么叫着。

  让跟在李忠身后的李思温和刘全两人是感叹不已,暗暗佩服李忠控制军队的能力。

  现在的红巾军中士官都是出自李忠手下,尤其是最早一些的士官,现在都已经是校尉将军之类的,他们都是李忠的学生,并且对李忠是忠心耿耿,见到李忠之后,敬完礼之后就亲切地叫一声“院长”。

  李忠的三位哥哥更是牢牢地控制着军队,他们对李忠的忠心自然是不用说了,李思温明白李忠这是为了以后准备,随着红巾军战事的不断扩大,领兵在外的将领也会越来越多。

  李忠只有三位哥哥,所以不可能大小的战事都让他们三个去,这样就会让其他的将军独挡一面,这就难免出现背叛的事情发生。

  但是,李忠这么做就是将这个概率降到最低,尤其是那庞大的基层士官,都是李忠的学生,即使那个野心家叛变了,这些基层的士官都不会和他走。

  李忠又去益都的医学院参观了一番,益都医学院现在讲学已经全面步入了正规,不仅有军医官班,还有普通的医师班,也培养了大量的医师进入民间。

  医学院的发展不是很顺利,医学院刚刚建立的时候,困难重重。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教师讲学。

  这个时代的医术都是祖传下来的,世世代代只传给家族中人,不可能传给外人,医学院的院长孙齐只是一个半吊子医生,没有什么过人的医术,只是在红巾军中积攒了一些救治刀剑伤的方法而已,于是李忠就让他来担任这个医学院的院长。

  这下可是难为坏了孙齐了,首先不说他的医术不怎么样,就是讲课也不会讲。

  后来,孙齐和李忠一说,李忠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于是,李忠亲自出马,首先是给孙齐制定了一个讲学方案,就是将这个时代的医学进行分类,然后将一些基础的知识编写成课本,这些都是一个医生要掌握的基本能力。然后就是将这个时代的药方和疾病分类整理,都编写成书籍,然后在编写一本草药的书籍,有了这些基本书就可以讲学了。

  孙齐也是立刻明白了李忠的意思,对李忠的方法也是赞叹不已。

  这个时代传授弟子的方法都是耳传身教,弟子跟在师傅身边,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知识,然后过个十年八年的就可以出徒了。

  李忠这个方法是按照后世学院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将知识写到书本上,然后直接面对面的讲授,学生的目的就是学习,而不是整日待在师傅家中给师傅干活,偶尔师傅高兴就给讲上两句,这样的培养方式太慢。

  但是,教师是最大的难题,孙齐找遍了益都的名医,但是这些人都不愿意出来将他们的医术传给别人。

  就在孙齐素手无策时,李忠在莱州一带遇见了一位民间郎中,这个郎中名叫周重信,是一位民间游医,四处给百姓看病,医术高明,而且只收很少的诊费。

  李忠非常欣赏周重信这种人,一番交谈之后,李忠发现周重信之前也是书香门第,但是出去求学时看见北方百姓饥寒交迫,尤其是疾病横行,于是弃书从医,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学成了一身高明的医术,然后开始四处游走给百姓看病,贫苦百姓他分文不收,富户他就象征地收一些诊费。

  和李忠一聊,再加上看见红巾军仁义,周重信也是非常愿意前往益都医学院教学,并且愿意去信邀请他的老师出来讲学。

  李忠这下子可是高兴坏了,不但得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周重信,而且连他的老师都带来了。

  周重信一番努力之后,李忠同时也是亲自登门拜访,最终将周重信的老师刘云请到了益都。

  孙齐立刻要让出院长的位置给刘云,但是被刘云拒绝了,刘云只是说,“我出来讲学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郎中,让他们造福贫苦的百姓而已,并非是为了名利而来“。然后提笔学下了”为医者,惟心也“

  李忠看后也是非常感动,立刻命人将这六个字刻在益都医学院门口的假山的石壁上,当做益都医学院的校训。

  益都医学院的校址是早前一个女真地主的府邸,这个女真地主生活非常奢侈,自己的府邸中修建了众多的假山和亭台,面积极大,李忠于是就将这几个最大最好的府邸当做了学院。

  有了周重信和刘云的加入,益都医学院很快就开始招收学生了,周重信和刘云还有孙齐,再加上几个助教,就开始讲学了。

  起初益都府一带的名医们都很看不起红巾军这个什么益都医学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名医们发现来他们门下拜师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去益都医学院的人是越来越多。

  进过一番了解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他们引以为豪的一些医术变成了地摊货,而且这些地摊货中还有很多药理和药方都是他们没有见过的,回去仔细一研究,发现这些药方和药理完全正确,这让他们立刻意识到了危机感。

  刘云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就编写了多本医书,将他的毕生医术全部毫无保留地拿了出来。这些医书受到李忠的影响,分门别类,号脉,针灸,药方,草药,应有尽有。

  而且益都印书坊也是大量地印制,并且每本书的下面都印有“著书人刘云”这几个字,还有刘云的名言“为医者,惟心也”几个大字。这些书籍成为了医学院的基础教材,而且被民间的小郎中是为珍宝。因为刘云是医术大家,医术高明,有很多救治顽疾的药理和药方,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都非常珍贵,但是刘云秉着救助苍生的信念,将他的毕生所学全部拿了出来。

  这些名医们才发现他们再也没有骄傲的资本了,平日里心情好时才会随意提及的一些医术,在这些医书中全部都有,而且写的清清楚楚,让懂一些医术的人一看就明白。

  于是,这些人手下的弟子纷纷离开他们,转到了医学院去学习医术。这些人不是傻子,他们明白之前他们的师傅都是让他们干苦力挣钱而已,根本不会将医术完全传给他们,教他们的也是一些肤浅的东西,真正的东西是不会交给他们这些外人的。于是就离开他们,纷纷来到益都医学院求学。

  随着时间的流逝,益都医学院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名学生了,更是为红巾军培养上千多名军医官,这些军医官来到军中在培养一些医务兵,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几年下来,红巾军就急缺的军医官和医务兵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李忠每隔不久就会来医学院看一看,李忠平日来这些学院的时候,都不后惊动学院,起初众人还不是很适应,但是久而久之,他们也是习惯了,知道就是陪着李忠也没什么事,李忠就是来转一转,不发表任何意见。

  所以,现在在学院里,学生们偶尔见到李忠也不足为奇,只是见面打声招呼就完事,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李忠忙完了士官学院的事情之后,又来到了益都医学院,没有惊动孙齐。

  孙齐现在已经放弃了讲学的部分,完全搞行政起来。讲学的事情全部交给周重信来办,刘云也是很少讲课,每天都待在书馆中或者药田里,搞一些后世的科研之类的。

  李忠也是直奔书馆而去,很快就见到了正和几名学生在忙碌整理书籍的刘云。

  红巾军中有一条非常有趣的军规,就是每攻占一处城池,这个城池中的书籍都要保护好,禁止丢弃和烧毁。

  红巾军的军规现在已经开始完善了,李忠前前后后为红巾军制定了十多条军规,也是正式成为了红巾军的建军思想,每一个红巾军士兵进入军营都是从认识军规开始的。

  众多的书籍被保存了下来,李忠就将这些书籍全部运回了益都府,医术方面的书籍就都被送到了刘云这里。

  刘云看见李忠进来,也是没怎么动地方,只是眼睛瞟了一下,然后继续看着手中的书来。

  到是他身边的学生给李忠让开了一条路,李忠随手示意这些学生们先离开一下,然后走到了刘云身边。

  李思温和刘全两人找了一个椅子在一旁坐了下来,随手翻了翻身边的书籍,发现没什么意思,于是就将目光又转向了蹲在地上和刘云收拾书籍的李忠身上。

  由于在李忠身边待久了,也是对李忠非常了解了,李忠没有任何规矩,来了就坐,渴了就喝,饿了就一起吃放。

  所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现在的李思温和刘全,李忠带他们两个来学院,要是没什么事,就看着李忠忙,然后他们两个找清闲。

  李忠看着刘云手中捧着一本破旧的关于人体穴位的书籍看个不停,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起初李忠只是路过医学院,然后进来随便看看,没想待太久。

  但是看见刘云手中的书籍之后,李忠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然后李忠说道:“先生可是想知道人体内部的结构?”

  李忠的一句话也是让刘云放下了手上的书,然后看向李忠,虽然李忠看到刘云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从刘云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一抹黯然。

  刘云自认为在传统的医术中已经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再想有什么突破,也就是多配一些药方,多写几部医书而已,这些都不能满足他,他想有更大的成就。

  于是刘云就开始研究起人体来,这是一个前人几乎没有研究过的地方,尤其是人身体的内部。刘云知道如果能够将人的身体结构研究透彻,对他的医术进步也将有巨大的帮助。但是这个时代要是给一个人开胸破腹那是有伤天理的事情,他就是想做也不可能做到,谁会愿意将自己的身体拿出来让他实验。

  历史上宋徽宗年间,出身于世医家庭,曾为太医生的杨氏参考给死囚剖腹绘制的内脏图撰成了《存真环中图》。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人体解剖和内部结构的书籍。

  所以,当李忠说出那就话之后,也是说来了刘云的心理,于是刘云神态有些黯然。但是,没有表现出来。

  李忠然后继续说道:“我想让先生暗中尝试人体的研究,而且,我可以为先生提供尸体。”

  李忠心中对尸体解剖没有什么反感,相反,他还希望可以实现这个,因为尸体解剖的研究对医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开启西医的研究,要知道,现在的中国还是停留在传统中医上,对西医还知之甚少。

  李忠的话让刘云很是震惊,但是,身后的李思温和刘全同时站起来了。

  李思温立刻说道:“不可,统领,这有伤天理。”

  李思温阻止李忠这么做不是出于对传统思想的排斥,而是在为李忠着想,他认为李忠万万不可以这么做,因为李忠将来要开国称帝的,一旦让人知道李忠同意解剖人体的话,将会对李忠有非常不好的影响。

  李思温等人对红巾军的胜利坚信不移,知道终将有一天李忠会做皇帝的,这也是全体红巾军的心愿。

  李忠没有料到李思温他们会反映如次剧烈,他明白李思温的意思,然后说道:“先生可以先在一些动物身上做实验,虽然百兽的身体和人类不同,但是都是天地所创,和人还是有很多一样的地方的。”

  李忠没有继续坚持,但是没有放弃,只是将这个想法在晚一点实行而已。

  现在李忠需要他治下的稳定,如果被知道红巾军的统领给身体开胸破腹,那就治下的百姓也是很大的心理打击。

  而且李忠发现,他想要改变这个时代百姓的思想非常困难,尊卑贵贱等传统思想在这些百姓中非常浓重,根本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所以,李忠也经常思考将来他要建立的国家是什么样子,后世的共和国是不可能了,李忠给红巾军灌输的忠于他的思想。

  后世的美利坚也不可能,中华百姓没有那种思想,只有建立一个封建皇权的国家才是最合适的,也是最安全可靠的,重大的思想上的转变是会给一个国家到来危险的,而且,李忠也清楚自己的实力,中华百姓从二千年前就已经形成的思想是不会那么容易改变的,即使是在后世也是如此,传统思想浓重,甚至有回潮的趋势。


  (https://www.diandingorg.cc/lyd228909/156190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www.diandingor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diandingorg.cc